博客年龄:17年3个月
访问:?
文章:330篇

个人描述

名字够怪异:张缝忆
年龄嘛,反正是学生年龄,具体你就猜吧~
我呢,是青岛人,住在北京海淀
本人身高184厘米(HOHO)

实话实说与文人精神

标签: 实话实说   文人  
2010-02-13 02:07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  

 

去年秋天,央视《实话实说》节目因收视率不高而停播。

没有观众了,节目取消了本无可厚非。但其后更深刻的命题是,为什么它就没有观众了呢?

我看过几期《实话实说》。与几年前的那个《实话实说》相比,现在的这个节目所选的论题越来越边缘化,好像总在极力避免有实话可挖掘的民生要害。一群百姓在录制厅里唠唠家常,虽然没说什么假话,却早已与“说实话”的精神渐行渐远。另一方面,很多民众抱怨不敢讲实话,甚至觉得也没什么听实话的必要。

这两点加到一块,《实话实说》变得无话可说,饮恨退出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。

本不想将问题扩大,但在我看来,《实话实说》的停播实在牵扯到了一根深深潜藏又关系重大的敏感神经。整个社会的风气由它聚为一个缩影,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关乎其中。

简而言之,现在的中国人缺乏一种“说实话的文人精神”。

所谓“文人精神”范畴太大,不好直接阐明,但历史上说实话的文人我们总是能举出一些的。汉有太史公直言护李陵,唐有杜拾遗实话救房琯。每当我们在汗青古籍上读到他们实话实说的事迹时,总会不由自主地被他们的气魄与正直所震撼。就算到了当代,巴金的《真话集》捧在手里,也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感动。

但还有一些史实我们也是知道的,司马迁直言完,惨遭宫刑,杜工部实话毕,抑郁被贬。这大概要归咎于文人的性格特点了。历史上当官的文人很多,但一个文人当官,他被人称作文人还是被叫做官吏,有着很清晰易行的鉴别标准。官吏能左右逢源,文人却大多耿直不懂变通。大部分人既食朝廷俸禄又懂得舞文弄墨,但倘若有一个人,别人抛开他的官名,只道一声“他,文人也”,那这个人体现更多的一定是固执天真了。文人的这种秉性很容易让他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,于是遭遇弄臣诽谤,奸佞谗毁也就在人们意料之中了。有人说这是文人的弱点,我却认为这是文人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地方。

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不同。中国人在几朝几代的摸索与挣扎中,早就学会了圆滑处世,奉迎不实。光从停播的《实话实说》的后几期节目就能看出,参与讨论中的人,有的夸夸其口,有的却极度自谦——就是不给你坦坦诚诚讲实在的话!

事实上,这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群体写照,集体人格。不光现在有,从先秦到明清,都存在着这个问题。有时候,实话不能实说,根本上来源于一种人们心理上的普遍病态。掩饰内心的自卑,就要信口雌黄,掩饰内心的自负,就要做戏一般的“谦谦君子”起来。古往今来,无论市井与官僚,渔樵与皇胄,都会沉浮在这种自卑与自负中,不能自拔。而夹在中间的自尊,却似乎成为了一种集体缺失。还好,文人有它。

而这种尊严体现在哪里呢?

文人们在秉持着自己赤子之心的同时,笔杆与墨砚也给与了他们一种高贵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, 这些就是尊严的体现。

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的,是文人;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的”的,是文人;“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”的,还是文人。在文人眼中,上天将笔墨握予他们手中,将他们钦定为文化的执行者与创造者,一定有深邃的用意。所以,他们深信,自己是对这个世界负有责任的。

于是,本真与使命意识便成了文人的精神特性,再加上一个“诚实”,就是我所说的“说实话的文人精神”。

细加分析,《实话实说》的停播,这一个小小的问题,终于与文化层面上的大问题产生了紧密的勾连。

一方面,民众的“耻于说实话”或者“乐于说假话”是由于脸面问题或是其它一些小的利益牵连。圆滑中讲不出实话,而保留住本真,直来直往,这方面的问题便自然瓦解。

另一方面,《实话实说》节目越来越怯于在社会敏锐问题上选取论题,人们迫于某种压力不敢于说实话。双方都是因为使命意识的缺失。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舆论性节目,敢于聊值得聊的,甚至做到针砭时弊,才算尽了“实话实说”应有的义务。作为民众,敢于说出社会上的不正之风,敢于“有苦能言”,而不是担心被其他力量影响,才符合一个公民应有的社会担当精神。唯独人们真正拥有了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,《实话实说》才不是空话空说,假话假说。

少一点圆滑,多一份本真,少一点逃避,多一份担当。人人都把这种“说实话的文人精神”吃透了,《实话实说》现在收视率一定火爆。

但是呢,恐怕鲁迅笔下的“国民性”此刻又要占了上风。你我他,芸芸众生们,很多时候都在无意识地圆滑着,逃避着。这些最后一起混沌成了麻木。自负者的自欺与自卑者的自慰卷杂出一个巨大的漩涡,让人们迷失于其中。耻于说实话和怯于说实话并不是最大的命门,而当说实话的意义已经无足轻重,人们不再关心实话的重要性时,这才是最可怕的。

可是现在,收视率飘红的,往往是八卦花边,搞笑互动等等。真有点波兹曼所说的“娱乐至死”的征兆。

这倒让我想到了魏晋时代,人们挥霍的都是那样的歇斯底里。

不同的是,魏晋人还有它的风骨,竹林七贤的长啸中还回荡着文人的精魂。

而现在呢?

何况,这还是一个好时代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0-02-13 13:45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该日志被锁定 下一篇:此若里之社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